清风 发表于 2025-8-13 15:42:50

也谈“苏超”

与朋友闲来喝茶唠嗑,常常会聊到“苏超”的话题,几个人在有共同点时会眉飞色舞,但凡有一点点争议时又会吐沫四溅。那种狂热劲活像个“二逼”。
我不懂足球,更谈不上喜欢。照一位女友说的:找一片空场地一边十几人跑来跑去的,像一群“白痴”,有这时间还不如喝茶、打转蛋。
这女子话虽然有点极端,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。
还是伟人说的好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。提高警惕,保卫祖国”,这是一种高瞻远瞩。从全民健身迈向全民健康的道路上,承载着国家强盛、民族振兴的梦想。
苏超主题初衷是“全民参与+城市荣誉”为核心理念,“友谊第一,比赛十四”为宗旨,虽不霸气还算随和。但随着比赛的开始宣传已经逐渐变味,什么“项羽战刘邦”“淮扬菜之争”“水蜜桃挑战盐水鸭”“鹿死猴手”等等广告词飞扬跋扈、蓄意挑逗对立观,这不像是调侃,全是世仇。再到赛场上的不死不休、必死补休,怎么辩解都是他M的斜篇子。
如像与盐城队一战,宿迁队拉拉队喊出:霸王出征,寸草不生。哪真是寸草不生,是1分没得。如果 不是宿迁队辱霸王在前,盐城队怎敢制作出一只鹿骑乌骓马怀抱虞姬,项羽跪在旁边。
去南通参赛,各种各样的宣传文案,无一不是流露出戏说项羽,项羽岂是尔等宵小之流妄自菲薄的?
官媒报道大多数还是以“赛事带动经济,激活了文旅消费,”多地还举办“苏超式”体育运动推动经济发展为主题多项活动。一场被戏称“苏超”的省级业余足球联赛突然爆火,10 块钱的门票被炒到 500 块,放票三次全部秒光,场场爆满的上座率直接碾压中甲、直逼中超。涉及央妈不仅点赞还要转播,这下江苏人的掐架吵到了全国。

火出圈的“苏超”当然也会有“梗”,《北京日报》一语成谶,苏超需警惕“商业侵蚀体育本质,流量冲淡竞技初心”。“苏超”缺钱吗?包括初始对赞助商都有明文规定。

那么像“常州烧烤大姐”“售楼部见面会”“动物园赞助十万元”等系列商业措举为什么要触碰“苏超”礁石?还有什么明星、名人来搅浑绿茵场这份宁静?那些靠“卖惨”过日子的抖音、视频号(自媒体)跺脚捶胸呐喊的博主们为了那点蘸血的流量,别说些冠冕堂皇的鸟语,能坦诚自己内心的那点“不要脸”吗?

“熙熙攘攘皆为利来”都好理解,“苏超”主办者是为地方带来“城市形象的提升、拉动经济消费增长、社会价值持续发展”;赞助商是宣传企业形象与品牌知名度的扩张;运动员是体现个人价值、展示专业水平舞台(应该有补贴经费)。
如近期多所大学超常规破格录取多名“苏超”运动员,凭学分是上不了苏大、浙大、云南理工等高学府的,别吹牛逼已经够给面子了·····。

“苏超”不是什么新创意,之前有贵州“村超”在先无需看成“神来之笔”,其目的就是给全省“十三太保”架设的一座沟通桥梁。尊重这项赛事是因为它很纯粹,与城市大小无关、与城市GDP无关、与资本金元无关。

“苏超”它不仅仅是赛事,更是全省人们团结拼搏、追逐梦想的舞台。球场上奔跑、阻拦、破门都是队员们无数次付出汗水的回报,都是我们足球走向进步的原始积累。球场上不时发出叫好声、鼓掌声、欢笑声……大家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比赛氛围里,更是传递振兴新江苏的蓬勃气象。“苏超”,是唱响足球带来的快乐!

当然,“苏超”这种火爆到底能持续多久,其他地方是否也可以“抄作业”,明年有没有“浙超”“皖超”什么的,目前来看还需待观察。

草草,欢迎讨论,不喜勿喷。

西楚大地 发表于 2025-8-16 09:11:03

“苏超”很火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也谈“苏超”

声明: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宿迁论坛发表与国家现行法律、法规相抵触的言论。
宿迁论坛所有文章和作品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论坛立场,一切后果由作者自已负责。
法律顾问: 江苏固邦律师事务所 刘浩律师 靳高峰律师